張原讓人請還在京裡的官員進宮,他們說話,旁邊兩個人打得虎虎生風。
官員們來一個問一個:“宮總管是認得的,另外一位是?”
“是鎮西侯留在京裡照應皇后娘娘的人,他和宮總管過家家呢,咱們別管他們。”
張原有條不紊的安排事情,首先給鎮西侯正名,免得外省雖感謝他,卻還是疑惑和防備;其次就是以皇后的名義懇請他進京登基。
“國不可一日無君,金殿荒廢已數年,再莫要耽誤國事。”
鎮西侯回信:“東王不除,難以安心,娘娘若允我當家,請下詔令,合兵先滅東王,免得歌舞昇平之日,又是擔心憂患之時。”
皇后到這個時候,覺得他上次沒有登基是對的,讓張原代她擬詔,命東王回京伏法。
東王自然不肯,他在封地上陳兵等待。
.....
又是一年的春天,上路不寒冷而且野花遍地,打起車簾吹拂著春風不說,還時常的可以看到美麗的景緻。
馬車的前後不時奔跑著幾個騎馬的孩子,再往馬車的前面看,是一隊糾糾雄兵,而後面也是整齊的人馬。
這回護送曾寶蓮的,是三將軍謝執,曾寶蓮自然是放心的,靜靜的在馬車裡想心事。
笑聲出來,謝雲的馬上帶著謝潤過來,謝潤拿著一把野花:“母親,我採的。”
“給。”
謝御的馬上帶著元姐兒,也送來一把野花。
曾寶蓮含笑接過,往前後找找謝雨霖:“姑姑在哪裡?”
“姑姑說昨天下雨,害得她沒有好生跑馬,今天在馬車裡裝姑娘。”謝御、謝潤異口同聲。
下一刻,謝雨霖出現,手裡也有一把野花:“嫂嫂,我的最大又最好。”
謝御生氣地道:“我讓你別出馬車,你又沒有聽我的話。”
“知道了,知道了,這不是陪嫂嫂才出的馬車,定王,你趕緊玩你的去,我保護在嫂嫂旁邊。”
謝御聽完還是不高興,送給魯康一個白眼。
魯康在謝雨霖的馬後,這條官道不寬,魯康結實的堵住朱昌,朱昌在他的馬後面。
挨謝御一個白眼,魯康挺高興,擠擠眼:“好兄弟。”
剛說完,“好兄弟”把脖子伸長,拐著彎兒補給朱昌一個白眼,朱昌也挺高興,翹起大拇指,用口型道:“夠意思。”
對自己挺好的,沒有偏心魯康一個人。
謝御再次交待謝雨霖:“你是我家的姑姑,不許到別人家裡去,除非我答應。”
謝雨霖在這種事情很領侄子的情,極少有的老實巴交相:“知道了。”
謝潤在前面叫他:“弟弟,這裡有大蘑菇,說可以吃。”
九歲的定王抖開馬韁,帶著元姐兒過去,因他年紀小,一左一右的有人專門照顧他和謝雲的馬匹。
謝雨霖留下來,曾寶蓮對著不離她左右的魯康、朱昌看看,不由得嫣然。
二妹的親事自己挑,家裡人都不說話,曾寶蓮也一個字不說。
看著他們吵吵鬧鬧,行程過去很快,有皇后的旨意,沿途都給謝家相當高的禮遇,曾寶蓮每到一個城池,也想盡辦法的檢視當地財政,為兒子登基做好基礎。
朱盛出現在面前時,曾寶蓮是沒有認出他。
如果是在官道上面,她的馬車前後都是兵,不可能看到朱盛,可這是她在下榻的地方準備登車,這裡城池人多,圍觀的人就多,朱盛幾大步撲過來:“謝少夫人,還記得東王世孫嗎?”
曾寶蓮看看他,咦,這不是個乞丐嗎?
第二個乞丐走上來,是個女人,她高聲道:“現有東王罪狀在這裡,請少夫人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