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他終於明白,為何之前在中慶城,岐王忽然不讓自己繼續追查,那個助邊流韻逃離使團的勢力到底是誰了呢……
虞瑛瑤抿嘴一笑,然後接著道:
“馮大人應該是想說,皇兄手段用錯了。引兵誅滅各郡將門世家,手段雖好用便捷,但百姓無知,不明朝廷與將門之間的關係。他們心中怨氣積攢而不得發洩,所以並不能使他們重新信任朝廷。”
岐王此時,微微一愣,下意識扭頭看向馮處。
馮處聞言,暗鬆一口氣,當即對著虞瑛瑤一躬身,道:
“公主所言,正是我的本意。”
虞瑛瑤見狀,便繼續開口道:
“若是當初讓我來,我依舊派兵將一眾將門世家盡數捉拿,當著全城百姓的面,盡述他們上欺瞞朝廷,下壓迫百姓的罪過,然後明正典刑。還可以挑幾個作惡多端之人,處以極刑,以洩百姓怨氣。如此一來,百姓知道了該仇視的物件,自然不會不理解朝廷之意。之還可以攜帶民意,使朝中無法問我擅調兵馬之罪。”
將這些西南將門豢養私兵,縱兵劫掠的事情告知百姓,順便還可以將這些年來朝廷沒有處理好的贓事,全都栽贓到將門頭上。而心繫百姓的陛下、朝堂百官們,那都是被將門欺瞞的。
將門罪名確定,百姓心中怨氣得以發洩。民意在手,朝堂百官不敢妄動。最多再請夏皇那邊打個配合,就成了奉旨調兵平叛。
若是當初的岐王,能夠按照這樣方式處理,只怕西南局勢早就已經平定下來了!
一旁的馮處,聽聞此言,又瞥了一眼愣住的岐王,差點是淚流滿面。
你瞅瞅,一個爹孃生的,合著心眼都給妹妹了是吧!能不能換人輔佐啊,這貨實在太讓人心累了……
岐王看了看馮處的神色,眼中頓時變得有些黯淡。
沉默了許久,岐王對著馮處微微一禮,歉聲道:
“本王性子急躁,之前失禮了,請不要見怪。”
馮處見性子一向執拗強硬的岐王忽然對著自己低頭認錯,心中稍稍寬慰一些,連忙擺手道:
“殿下多想了,既已奉您為主,馮處自然盡心竭力,為殿下指點謀劃!”
岐王微微點頭,然後扭頭看向前方,視線彷彿穿過萬水千山,好似看到了西南百姓,在瘟疫威脅之下,屍橫遍野,艱難求活。
想到這裡,他眼中流露出一絲不忍之色,聲音低沉道:
“既然是本王的錯,本王便不可不做理會。否則以如今西南民心盡喪的局勢,以及雲國皇帝的決斷,再不做補救措施,西南之地將再不復我大夏所有!”
馮處、虞瑛瑤二人聞言,卻是一愣,心中生起不好的預感。
岐王微微昂頭,語氣堅定道:
“本王欲親往江陽郡,重新接管大軍,主持西南防疫之事!”
他頓了頓,接著道:
“你們則帶著使團回程,藉由海上回去。”
“不可!”2
聽到岐王所言,二人連忙反駁道。
馮處語氣急促,道: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而今西南瘟疫,尚且不知其嚴重情況,殿下前往以身犯險,若是出事……”
虞瑛瑤此時也面露急色,勸說道:
“皇兄,若是想要補救,尚有別的辦法。父皇也絕對不會坐視西南之地瘟疫肆虐的,必然已經開始調集人手物資。瘟疫之後,西南百姓也就自然重新歸心了!”
岐王聞言,卻是微微搖頭,指著前方的雲國將士,道:
“雲國皇帝,不會放任這個機會失去的!只要解決了雲國境內的瘟疫,他必然派出人手,對我大夏西南百姓施恩。雲皇手下,還收攏了那些在我大夏早已銷聲匿跡的小說家。以這些小說家的手段,只怕會使他的名聲更盛,使百姓只知雲皇恩典,不知我大夏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