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仲夏,天氣漸熱。
午後。
酒肆內空空蕩蕩,無甚食客,只有一張桌前,裴楚和陳素相對而坐。
陳素正端坐在桌前寫寫算算,時而蹙眉,時而苦思,學習的進度不錯,已經到了四則運算的乘除法篇。
裴楚其實原本只是想隨意教陳素認識一些文字,但後來怕陳素無聊,乾脆制定了作業。
本來教學的東西他早記不清了,得益於有一段時間曾幫親戚輔導過小孩作業,是以有些印象。
裴楚手裡捧著的則是一本名為《科儀雜談》的線裝書籍,這本書是他前兩日被狄五斗邀到杭家後,無意間問起時,杭家家主杭戶便讓裴楚去家中的藏書挑選。
杭家雖不是詩書之家,但在杭家集已有百年,是實打實的大戶,早先還出過幾個流官,是以珍藏有部分書籍。
這方世界不乏鬼魅精怪,自也有僧道巫覡,雖昔年被禁妖司所壓制,少又顯聖,但大抵上來說修道出家,依舊頗為常見。
要不然裴楚也不可能在楊浦縣時,彭都頭也不能半買半改給他弄了一張度牒。
裴楚之所以翻閱這本《科儀雜談》,自是有原因的。
在道家之中科儀又稱為,齋醮、道場、儀軌或者法事。科,科可解做程式。俗話說“照本宣科”,即是本著一定程式敷演如儀。
儀,則為典章制度的禮節程式、法式、禮式。
他想要獲得“九牛神力”這門道術的玄妙,需要供奉香案,開壇做法,自然要懂得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於易經、數論的書籍,裴楚有些能看得明白,有些卻還不甚清晰。
“裴兄弟,東西我與你買來了。”
酒肆門前,週五微微喘著粗氣,一邊抹著汗一邊將一個大竹籃遞到了裴楚面前。
裴楚連忙放下書站起身,從週五手中接過竹籃,笑著謝道:“麻煩五哥了,著實過意不去。”
“哪裡的話,你又沒少我銀錢。”週五用衣袖甩了甩涼風,笑著道,“還得多謝裴兄弟住我店中,這幾日我這酒肆生意都比往好了幾分。對了,裴兄弟,你在我這店裡貼的幾張符,當真是好用,這些日子廚房倉庫鼠蟻蜚蠊都見不到了。”
裴楚笑了笑,掀開竹籃上的一層白布,隨口問道:“週五哥,不知道那牛頭山可有新的訊息傳來?”
“暫時未聽說。”周無頓了頓,又道,“杭家已經派了不少人外出打聽,一旦那個烏二露頭,定然會第一時間將訊息傳回。”
“辛苦五哥了。”
裴楚輕輕點頭,他雖然對於鄉人能否發現那烏二持懷疑態度,牛頭山那位二當家或許也是妖魔,有飛行之能,如果不露面,普通人想要查出端倪恐怕不容易,但目前也別無他法,只能等待。
“分內之事,算不得辛苦,大家都盼著找早點找到那廝,也免得日夜掛心。”
週五看裴楚掀開竹籃,又笑著指了指,“裴兄弟,桃杏這時節還有幾分生澀,李子倒還好,可堪入口。”
籃子內放著的,正是裴楚讓週五幫忙購買的五果,其中棗和慄自不必提,這兩樣是乾果。
而桃、李、杏三樣,還算在時節上,一些早熟的已經頗為可口。
裴楚從籃子中挑出了幾個品相不錯的李子和桃子,放到陳素面前,衝她使了個顏色,“去洗洗。”
“嘻嘻,謝謝哥哥。”
陳素倏地站起身,一臉雀躍地抱起了水果,朝著酒肆後院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