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裕繼承人一事上,劉軒的父皇也做得非常穩妥,因為《文合遺書》中記載的“自毀長城”這麼一個小故事,也是找到了自比為長城的檀道濟。
經過培養和檢驗的檀道濟,也是成功完成了劉裕的事業,利用大漢的國力,碾壓了拓跋鮮卑和慕容鮮卑,取得了這場戰鬥的最終勝利。
當看到最後,劉軒也是被秦誼所描述的那種擁有可視電話和因特網,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世界所吸引。可惜的是,劉軒註定是看不到這麼一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過秦誼這麼一個穿越者的指導,過去二百年大漢的科技樹雖然突飛猛進,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點出蒸汽機的科技來,也就是說,現在的科技水平,最多也就是工業革命前夕的水平,離秦誼穿越過來的那個時代至少相差了五百年。
大體得把《文合遺書》看了一遍之後,劉軒也是對古往今來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整個人的眼界都開闊了不少,對他的執政思路也是有了不少的提升。
經過二百年的發展,現在的大漢已經成了一個擁有一億五千萬人口的龐大國家,南方的開發已經達到歷史上宋朝的水平,也正是因為南方大開發的存在,讓現在的大漢能夠養活一億五千萬人口。
不過這個數量已經快到季漢帝國的極限了,如果再由著人口繼續發展下去,弄不好季漢就會像《文合遺書》上的不少朝代,因為人地矛盾徹底爆炸掉。
接下來劉軒準備堅定不移得繼續執行秦誼南方大開發的政策,在繼續開發荊州和揚州南部的同時,開始開發交州地區,爭取開發出更多的土地來。
同時推廣地瓜、土豆等高產量作物,就在幾年前,前仆後繼的大漢航海家,終於到達了新大陸,帶回了讓劉成以及後面的歷任漢帝都念念不忘的這些農作物。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個成就,也是和秦誼分不開的,因為秦誼提出的地球說和日心說,也是讓大漢的天文學飛速發展,再加上秦誼委託馬鈞研發的羅盤,也是提升了大漢的航海能力。
再加上秦誼這個穿越者依稀還記得太平洋洋流的大體流向,也是讓後來者按圖索驥,找到太平洋洋流,從而省卻不少時間。
另外一方面就是繼續進行殖民政策,分流本土的人口。
過去二百年間,因為絲綢之路的復甦,以及棉花種植業的發展,漢人的勢力已經向西域延伸了許多。與二百年前西域都護府需要靠僕從軍來維持西域的秩序不同,現在以前西域三十六國的地盤上,已經有了一百萬的漢人,佔據了西域總人口的一半。原先的三十六國也已經沒掉了三分之一,變成了大漢的諸侯國,甚至是郡縣。
除了向西,向東則是繼續向倭國殖民。已經能夠摸到新大陸的大漢,早已經摸清楚了前往倭國的航路,並且在倭國建立了幾個殖民點。現在的倭國上面,全都是一些未開化的野人,大漢能夠把文明之光帶給他們,他們就是死在大漢殖民者手上,恐怕也是含笑九泉的。
另外一方面,則是繼續派出船隊前去搜尋新大陸,上一支船隊雖然帶回來了地瓜、土豆等東西,但是《文合遺書》中能夠剋制瘧疾的那種神藥金雞納霜卻是沒能找到。
不多劉軒也沒有怪罪那些探險家,畢竟秦誼留下的那副簡易世界地圖中,南北美洲可是非常巨大的。爭取讓下一次的探險隊多做些準備,爭取從南美洲找到這種神藥。
有了這種神藥之後,滇國和南越國,還有東南亞的廣袤島國,也都是大漢的殖民點,可以安置起更多的人口,讓大漢擺脫那個可怕的週期律。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