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緊挨著皇城的太尉府,今天也是特別熱鬧。
漢天子劉協來到雒陽已經一年時間,秦誼雖然答應下來要重修雒陽城,只是過去一年的時間裡面,也是和袁紹、曹操連番大戰,竟然弄不出人手來給劉協修雒陽城,最終也只是修了一座堡壘似的皇城,而秦誼的太尉府則緊挨著皇城,可以算是皇城堡壘的一部分。
至於現在,劉協更不會讓秦誼給他修雒陽城,那邊袁術都已經撇開老劉家準備自己單幹了,又聯絡袁紹和曹操圍攻大忠臣秦誼,劉協更沒心思拖秦誼的後腿——秦誼贏了暫且不說,秦誼輸了他們老劉家連皇帝都不是了——對劉協來說,他可以不做皇帝,但絕對不能讓大漢王朝亡在他的手上。
於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的連番大戰,秦誼手下的重要將領和謀士們除了幾個遠在外地的,其他人也是齊聚一堂,倘若這個時候反秦分子們來一個恐怖襲擊,弄不好便可以直接將秦誼這麼一個政治集團全軍覆沒掉。
而望著自己的手下,秦誼竟然生出一種大丈夫生如是的感覺來。
經過這六年多的猥瑣發育,秦誼這些年終於積累起了非常強大的本錢,文臣之中有荀攸、賈詡、徐庶、法正、司馬懿、董昭這樣的頂級謀士,還有陳群、鍾繇、杜畿、常林、楊俊、孫資、崔鈞這樣的能吏。
武將之中則有黃忠、趙雲、張遼、徐晃、陳到這樣能夠獨當一面的猛將,除去到哥有點兒虛以外,其他四個可都是魏五子和蜀五虎的級別。除了他們五個以外,還有為秦誼鎮守北疆的牽招,新招收的西涼強將張繡,兢兢業業在自己崗位上面發光發熱的典韋、眭固和浩周。
再後面還有王凌、王昶、郭淮、溫恢、令狐邵這樣年輕的後備幹部,他們已經開始成長起來,很快便能夠獨當一面。
有這麼強大的人才資源,秦誼也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只要能夠抗下接下來的反秦誼包圍網,這天下很有可能便是自己的,而隨著袁術自立為帝,也是讓秦誼戰勝反秦誼聯盟的機會大增。
“諸公!今日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但只要撐過這一戰,我們的前途便是一片光明!到時候秦誼定當與諸公共享富貴!”
在雒陽的手下們到齊了之後,秦誼也是簡單做了一個開場白,先給大家畫一張肥美的大餅,鼓舞一下士氣。
“臣定當效死力!”而隨著秦誼開口,手下忠臣也是齊齊喊起口號來。
“那麼請公達來做這一戰的具體部署吧!”接下來秦誼也是主動走到一旁,露出身後掛在牆上的大漢十三州的地圖來,而一向不多說話的荀攸也是緩步走上中央,準備將秦誼的參謀班子商討了許久的應對措施說出來。
“這段時間來,主公也是一直來聯絡四方誌士,來爭取更多的支援!雖然可能會有諸侯會站出來支援我們,但這些諸侯恐怕大多都是在觀望之中,如果我們的局勢處於不利狀態,他們多半也不會採取什麼行動。一句話,諸位在前線打得越好,取得的勝過越大,對我們整體的局勢產生的效果越好!”
這段時間秦誼也是拼命得聯絡四方豪傑,但是這些人究竟怎麼選,秦誼極其手下的參謀們也不好判斷。
以人之常情來度之,這些軍閥肯定是見風使舵的可能性比較大,到時候一旦反秦聯軍露出頹勢來,他們才會選擇下場。而如果秦誼這邊戰事不利,他們加入反秦一方也是有可能的。
“首先我們最危險的敵人還是袁紹袁本初!根據我們在鄴城的內線,在元氏之敗後,袁紹也是短時間內徵召一支多達十五萬人的大軍,這段時間也是在積極練兵,另外他還舉全州之力,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打造出了一支兩千人的具裝騎騎兵來,交給他手下驍將顏良來統領!”
因為有許攸這麼一個二五仔的情報,秦誼對袁紹軍的情況,卻是知道的非常清楚,不過知道的越清楚,卻是讓秦誼覺得壓力山大。別的不說,秦誼現在消化掉司隸地區,進行極限動員也就拿出十五萬左右的兵力來。更不用說那邊還有著紙面實力更深袁紹的袁術,以及歷史上最終戰勝了袁紹的曹操。
“而且比起曹孟德和袁公路來,我們和袁本初的邊界是最長的,袁本初將會從多個方向對我們發起攻擊!”
隨著開場白過後,荀攸又說出了袁紹勢力對秦誼的另外一個巨大威脅,就是秦誼所具有的幷州和司隸,竟然都和袁紹的地盤接壤,從常山到上黨,再到河內,全部和袁紹的地盤接壤。
“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這次袁本初將會兵分三路攻擊我們,其中至少多達十萬的主力部隊,將會攻擊河內郡!”
在沒有得到許攸的情報前,秦誼手裡的謀士團已經做出了判斷,袁紹對秦誼的重點攻擊方向便是河內。
之所以會讓袁紹做出這個一個選擇,還是因為太行山的存在,這條綿延千里的巨大山脈將幷州和冀州隔開,其中的太行八陘更是易守難攻的頂級要塞,在這個年代想要打下來非常困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中上黨郡便處在太行八陘的保護之中,袁紹軍想要進攻上黨郡,必須要拿下重鎮壺關,在三國這個年代,想要打下一座重鎮那可是非常困難的。強如周瑜挾赤壁大勝之勢,竟然也要在江陵城下啃了一年才打敗曹仁。袁紹要是重兵攻打上黨,恐怕能把秦誼給笑哭,然後躲在壺關後面看袁紹的笑話就行了。
而常山國的原因與此類似,雖然常山國位於河北平原上面,和冀州大部是一體的,如果袁紹帶著絕對的優勢兵力,不說必勝,但是勝利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只是打下常山國然後就沒了然後,因為常山國在秦誼以幷州和司隸為主體的政權來說,就是一處飛地,沒了就沒了,根本就不影響秦誼本土。
打下常山的袁軍,將會面臨打上黨一樣的尷尬,常山雖然和太原挨著,但卻隔著太行山脈,想要進攻太原只能走太行八陘中大名鼎鼎的井陘,這條令兵仙韓信都膽戰心驚的漫長山谷,絕對能夠替秦誼阻擋下數萬袁軍士兵。
常山和上黨,一個打了沒啥卵用,一個不好打,剩下的河內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首先沒有太行山的阻隔,秦誼方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利優勢,方便袁軍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