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秦誼的話之後,劉闢愣了片刻,總算是明白秦誼為何要找自己說話,鬧了半天是讓自己看在袁紹的面子上放他們一馬。明白秦誼的目的之後,劉闢的臉瞬間便黑了下來:“秦令史倒是有些巧言善辯,只是鄙人現在也是身不由己,現在手下擁有數百個兄弟跟著我討一口飯吃,不得已向秦令史動手。實不相瞞,我早已經盯上了你們這支隊伍,選在這個平輿和西平的交界之處也是避免你們的援軍趕來,現在你讓我不幹了,也不問問我收下的兄弟們願不願意!”劉闢最後一句話聲音很大,他的小弟們也是跟著亂叫起來,跟著起鬨。
秦誼心知自己還是不太成熟,過早暴露了自己的意圖,引起了劉闢的反彈,不過秦誼也是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長嘆一聲:“我曾經聽說劉將軍非常愛惜自己手下的兄弟,只是劉將軍現在的行為真是在為他們考慮嗎?是在把他們送到一條不歸路上面。劉將軍身為黃巾渠帥,自然見識過前些年張角一呼百應造反時的氣勢,可是哪有如何,朝廷天兵一致,張角鼓動起來的幾十萬叛軍一下子土崩瓦解。現在朝政動盪,一旦朝廷穩定下來,必然會對汝南、南陽、潁川這些核心區域進行掃蕩,到時候劉將軍和您的兄弟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不知道劉將軍考慮過沒有?”
秦誼的這番話也是把劉闢給問住了,劉闢當時也是糊里糊塗走上了造反這條路,當時鬧瘟疫,劉闢家裡也是一日三驚,而那個時候太平道的信徒也是到處送符水保平安,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劉闢這才跟傳教的太平道信徒攪在了一起。
等到了甲子年天下大亂的時候,受封建迷信的影響,外加和縣吏因為收稅的問題有深厚的矛盾,再加上自己野心作祟,劉闢一個小地主就參加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不過黃巾起義很快便被鎮壓下來,而劉闢的隊伍因為多是汝南本地人,之前對鄉梓也是多有維護,化整為零跑到民間,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等風頭一過也是再次聚集到劉闢的旗幟下。
只是見識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轉瞬便被萬惡的地主勢力給鎮壓下來,劉闢也覺得造反是個很沒前途的事業,只是他也已經無法回到過去,現在的他已經成了朝廷的通緝犯,只能繼續一條道走到黑。
有時候劉闢也是在考慮自己還有手下兄弟們的未來,只是劉闢怎麼想都覺得悲觀,為了維持這麼一支隊伍,他已經做了很多違背本心的事情。
劉闢,這個曾經唯恐天下不亂的小豪強,突然間也是懷念起之前安穩的種地生活來,雖然稅負比較重,但是比起那些平民,縣吏們對他還是客氣許多,總好過現在這種前途渺茫隨時都可能完蛋的造反生涯。
看著劉闢被自己問得啞火了,秦誼也是信心大振,也是繼續說道:“不知劉將軍可曾聽說過‘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這句話?”
聽了秦誼的話,劉闢先是茫然的搖了下頭,他要是聽過這句宋朝的順口溜才怪呢,但是這句話淺顯易懂,劉闢也是模模糊糊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所以他很快眼睛便亮了起來。
眼前這個秦誼可是大將軍府的小吏,擱到《水滸傳》中那就是蔡京的手下,更不用說何進的權勢要比蔡京不知道大多少,基本上能頂半個宋徽宗。如果劉闢想要招安洗白,眼前不就有個好的機會,巴結好了秦誼,豈不是有個能夠上達天聽的途徑。
一想到自己能洗白,甚至還有官做,劉闢心思一下子便活絡過來,今天這次的搶劫他也不想幹了,真要是得罪了何進這個目前朝廷的二把手,自己是別想著洗白了,弄不好丟了面子的何進直接命令中央禁軍來汝南剿匪,當日鬧黃巾的時候劉闢可是見識過中央禁軍的精銳,可不是他們這些烏合之眾能夠對付的。
這劫不但不能搶,還得好好把秦誼給伺候好了,要不然誰給他們在何進大將軍面前說好話呢?想到這裡劉闢都有些後悔,出發前怎麼沒有準備一些金銀,現在直接送給秦誼多好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著劉闢在那裡不知道想什麼,秦誼還不知道他已經被自己說動了,也是繼續耐心說服道:“不知道劉將軍聽說過黑山軍的張燕張老大?想當年張燕也是趁著黃巾之亂的時候拉起了自己的隊伍,可是張燕知道自己無力推翻朝廷,也是非常識時務得派出使者到雒陽主動請降,然後便成了朝廷的平難中郎將,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
說起黑山軍的老大張燕,那就是一個成功洗白的反賊,現在的張老大職權和普通郡守也沒啥區別,甚至還能夠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彙報。
去年年底秦誼參加何顒的上計工作時便接觸到平難中郎將部上報的上計材料,只是張燕這樣的招安者也不用擔心造假被處罰或是末尾淘汰,他的上計材料可是假的很。
“那麼請問秦令史,劉闢如何才能招安呢?”聽到張燕老前輩的名字,劉闢也是更加心動,真要能像張老大那樣洗白就好了,也不用做那麼大的官,只要能安安穩穩過日子就行了。
聽著劉闢那一下子語氣恭敬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態度,秦誼知道今天的事情穩了,自己竟然真的化解了一場危機。
——我是投降派才是主流的分界線——
“道遇寇鈔,眾皆欲舍錢糧散走。獨誼曰‘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能無為而亡’,遂面見寇首,曉以大義,脅以利害。寇首惶惶,乃釋而去。由此名俞顯。”——《季漢書·秦誼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