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個小尾巴黃令史非常惹人討厭,但秦誼還是在西平縣多停留了一天,因為這是何進大將軍在秦誼臨行前的叮囑,讓秦誼務必去拜訪一下西平名士和洽。
早年何進曾經想要徵召和洽,但是和洽卻是拒絕了何進的徵召,要不然秦誼在大將軍府可能還會多一個領導。
在漢代,士人面對公府州郡的徵辟,無不是慎之又慎,考慮再三。因為這一旦答應了徵辟,出仕為對方僚屬,就等同於是建立了某種主從關係,這種關係深遠持久。
哪怕被徵辟者因緣際會成了比徵辟者還要大的官,在兩者見面時,被徵辟者依然要行臣屬禮節。被徵辟者的政治立場,同時也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徵辟者的立場。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漢一代,許多士人對外戚大將軍、權臣的徵辟敬而遠之,因為他們不願意為此沾染上惡名。
所以日後秦誼即便是發達了,他也得在王允和何進面前夾起尾巴老實做人,只有秦家能轉型成士族,並且秦誼的後輩們能夠提拔舉薦一下王允和何進的後人,秦家才能和他們兩家地位相對平等一些。
和洽倒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只是面對著秦誼代替何進送過來的禮物,他十動然拒,完全沒有出仕的打算,只是給何進寫了一封信表示感謝。
這個和洽是個聰明人,就在歷史上袁紹雄踞河北的時候,汝南地區計程車族們紛紛投靠這位四世三公的老鄉,但和洽就看出袁紹有敗亡的可能,而是來到荊州避難,最後才在曹老闆手下幹活。現在何進的形勢完全不明朗,和洽才不會跳出來接受何進的徵召。
和洽連何進都看不上,更不用說他手下的小吏秦誼。儘管秦誼對和洽的感覺也挺不錯,但是他也沒敢招攬和洽。
離開西平縣,秦誼一行人便來到了汝南郡的治所平輿縣,而平輿的世家大族也是不少,平輿陳氏和平輿許氏那都是名鎮天下的大世族,前者出了東漢三君之一的陳蕃,後者許氏家族的許邵和許靖更是以月旦評而名揚天下。
而因為平輿還是汝南治所,所以太守劉翊劉子相便在平輿辦公。劉翊的官聲非常好,即便是遠在雒陽的秦誼也曾經聽說過他的大名。
這位劉太守家裡非常有錢,在黃巾之亂的時候,便散盡家財救助那些缺糧斷糧的貧民,因此而活下來的人有幾百人,弄了一個劉大善人的外號。而劉大善人剛來到汝南,便提拔了受堂弟許邵打壓而給人放馬磨糧為生的許靖為計吏,在汝南士族中的名聲也不錯。
可能因為後世看了太多披著善人羊皮的惡霸豪強,秦誼對名聲不錯的劉大善人不怎麼感冒,而劉太守也沒怎麼搭理秦誼,秦誼來之前帶著手下下鄉開荒勸農去了。見多了尸位素餐的官員,這個劉太守還算是比較盡職,至少還在為大漢王朝續命做努力。
在土地資源仍然富餘的情況下,由政府牽頭,組織失去土地的農民開荒種田,並降低稅賦,安撫農民,是可以緩和社會矛盾的。但是汝南作為大漢王朝人口第二多的大郡,汝南地區的荒地已經基本上沒有了,劉太守的行動,這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秦誼是下午來到的平輿,儘管郡守和縣令還不在,但是縣丞在這裡,這個頗有些富態的中年官員接待了秦誼一行人。並不是所有官員都是像陽城馮敬那般熱心招待,平輿的縣丞對秦誼的態度就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
因為看著時間還早,秦誼又想著在平輿城裡面轉轉,便主動向縣丞提出了自己的這個想法,而縣丞也沒有耽擱,馬上便找了一個縣吏過來。
“在下平輿縣遊徼陳及陳孟至,見過秦令史!”而被縣丞叫來的這個縣吏是個三十歲出頭的大高個,身材頗為壯碩,看上去就很適合幹遊徼這種巡查緝捕的工作。這位縣警察局的警察在被縣二把手安排過來之後,馬上便向秦誼做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陳遊徼好!不知陳遊徼是否是仲舉公的親族?”仲舉是東漢三君之一的陳蕃的字,他也是平輿人,然後秦誼在平輿見到一個陳姓小吏,忍不住便猜測他是不是陳蕃的親族。
“下吏雖然和仲舉公同縣,但並沒有親戚關係!”潁川、汝南這片區域,恰好與春秋時期的陳國位置有些重合,所以兩郡有著大量陳姓族人,而這個陳及只是普通陳姓之人,與陳蕃沒有親戚關係。
“也是可惜了,否則以陳遊徼的能力,想來也不至於在平輿做個斗食吏!其實,我的出身和陳遊徼差不多,如果不是機緣巧合,恐怕也只能在郡裡做個小吏!”
雖然只是初次見面,但是秦誼也是大體猜出陳及的背景身份來,因為如果不是秦誼有個當上郎官的伯父,現在的秦誼和陳及的情況應該差不多,都是在郡裡做斗食吏,這就是他們這些小豪強子弟的主要出路。因為想要和陳及搞好關係,所以秦誼也是自曝其短。
“秦令史謬讚了,您是天下第一名士蔡公的學生,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汝南郡世家大族那麼多,陳及也是挺會來事,馬上便謙虛了一番,但言語中也是和秦誼親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