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武宣驗看,其實收這麼一個學生我也是心中有愧,他現在的算學水平已經在我之上了!不知道武宣你見過徐公河送來的算盤了嗎,我這個學生可是自創了乘除演算法,難倒不能說是比劉元卓更高一籌嗎?”
被蔡邕這麼一問,剛剛從漢中太守調任尚書一職的單颺單武宣也是微微一愣:“照這麼說,你這學生的確有些本事,但我還是不認為他能超過劉元卓!”
單颺和蔡邕、劉洪一樣,都幹過太史令,單颺本人在天文和算學方面也是有所研究。但是單颺的研究成果已經消失在了漫長的歲月之中,後人已經無法得知。
但是在北宋大關三年的時候,單颺的成果應該還有記錄,作為湖陸人的他因為算學方面的成就被北宋追封為湖陸伯。沒辦法,中國歷史太久遠,很多原始檔案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比如說發明割圓術的劉徽,現在流傳於世的很多資料都是宋代人整理出來的。
也就是在與蔡邕、劉洪共事的這段時間,讓單颺對同樣擅長天文、數學的劉洪推崇備至,現在蔡邕說自己的學生能超越劉洪,單颺也就呵呵了。
而看了單颺這個反應,蔡邕也沒爭辯什麼,他對自己的學生很有信心,之前與秦誼的交談已經發現秦誼隱約已經有了幾個非常大的學術發現,在算學上面超越劉洪並不是不可能。
“邊讓見過蔡公及諸位先生!”
“楊修見過蔡公及諸位先生!家嚴身體偶有不適,今日不能前來拜會諸公,譴我來代替他老人家過來!另外盧公今日要在尚書檯值守,亦不能親自到場,曾讓家嚴代為通稟,也由小子一併告知!”隨著邊讓做完自我介紹之後,邊讓身旁一名十五歲的少年也是朝眾人問好,乃是當朝九卿之一的衛尉楊彪之子楊修。
蔡邕多才多藝,交遊廣闊,像是劉洪、單颺是在他太史令任職時解釋的好友,而楊彪、馬日磾、盧植則是蔡邕在東觀修《漢紀》時結識的朋友。至於邊讓,則與蔡邕是同鄉,一直對蔡邕執半師之禮。
這次蔡邕為了秦誼造勢,的確是花費了大量心思,竟然一下子邀請了一名三公這種正guo級高官和一名九卿這種副guo級高官,再加上盧植、單颺這兩名尚書,可謂陣容強大。
雖然一九卿一尚書沒有到場,但到場的陣容依舊非常強大,可以說是為秦誼的未來鋪了一條錦繡之路。
“文禮,不知你身邊這位小友是何人?”隨著邊讓和楊修做完自我介紹,僅剩下邊讓身旁那個十歲出頭的少年依舊沒說什麼話,蔡邕也是忍不住詢問道。
“這位小友乃山陽王粲,曾祖乃是順帝朝太尉王伯宗,祖父乃靈帝時司空王叔茂,其父王叔遜曾任大將軍府長史!王粲一直仰慕蔡公風采,今日央求我務必要帶他來此一見!”邊讓也是趕緊向眾人介紹起王粲來。
然後王粲也是趕緊向眾人行禮,本來屋裡眾人看著王粲年紀小個子小,長得也是有點兒醜,對他還有一些輕視之心,但是聽了邊讓的介紹,也是一下子散去了大半。
沒辦法,王粲的家世太牛了,兩世三公,如果不是其父王謙早逝,衝擊一下三世三公也不是不可能。在場諸人中,恐怕也只有四世三公的楊修能夠壓一下王粲的家世。
“王粲見過諸公!粲在山陽之時,便久仰蔡公博學雅望,精擅算學,今日終有所見,希望蔡公能夠多多指教!”而十一歲的王粲面對著這麼多的貴賓,也沒有怯場,朝著蔡邕躬身施禮道。
王粲在歷史上以文學出名,是建安七子之一,但鮮為人知的是王粲其實也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他的算術書能清楚簡潔地解釋其中的道理。
不幸的是王粲的數學著作沒有流傳下來,只在《三國志》中留下“性善算,作算術,略盡其理”的描述。
歷史上在認識王粲以後,蔡邕便非常高興得將自己的六千冊藏書送給了王粲,很有可能便是因為王粲喜歡數學,這才讓蔡邕把藏書送給他。蔡邕學生中還有一個叫做阮瑀,文章也是寫得非常好,和王粲一樣名列“建安七子”,同時還是蔡邕的老鄉,但蔡邕就沒有想到給他一些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是此時的王粲並不知道,自己的氣運已經被一個穿越者所奪,本來還在那裡為學問繼承人發愁的蔡邕已經找了一個比王粲還要合適的傳人,本來屬於王粲的六千冊藏書也已經送了出去。
“沒想到竟然有如此多的青年才俊喜歡算學,將來定能夠廣大算學一道!王粲,我近日剛剛收了一個學生,也是非常精擅算學,你們倒是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這次聽到王粲竟然也喜歡研究算學,蔡邕雖然很高興,不過卻是壓根沒有深入瞭解王粲水平的打算,在蔡邕看來,當世恐怕再難找一個像秦誼那樣優秀的學生。
而看著蔡邕似乎對自己不感興趣,王粲也是心中一黯,不過很快便恢復平常,這次為了給自己的偶像蔡伯喈留下印象,王粲可是精心準備了一道算學難題,就等著一會兒拿出來讓蔡邕品鑑一下。
除了喜歡算學以外,王粲還比較喜歡下棋,發現廳堂中竟然有人在那裡對弈,也是湊了過去,和小哥哥楊修一起欣賞起孔融和馬日磾的棋局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蔡家的家人進來向蔡邕通秉道:“秦文合到了,一起過來的還有老爺的好友王公節!”
於是乎正在那裡聊天諸人也是紛紛朝蔡邕家的大廳門口望去,想要見識一下蔡邕這個新收的學生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我是姍姍來遲的分界線——
“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季漢書·蔡邕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