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君梅她們而言,在王府裡當差是一份好差事,既有月銀又體面,一些家世不好的包衣奴才都希望到貴主身邊當差,她當年才沒有讓她們出府。
不過在宮裡當差畢竟不一樣,烏錦還是希望她們能夠出宮,宮外自由一些,還能見到自己的家人。
“放心,我會給你們足夠的銀兩,這幾日,你們收拾東西出宮吧。”
“那主子,誰來伺候你?”君梅問道。
“我會跟內務府再要幾個奴才。”
小才子哭道:“主子,你不要我,我又沒有家人,我在宮外更無依無靠,我還想伺候主子一輩子呢。”
烏錦知道小才子情況特殊,他是太監,這麼多年已跟家人沒什麼聯系,不像君梅她們還有家人,她說小才子可以留下,她若是死了,她也會叮囑曦寧給小才子養老送終。
“主子,呸呸呸,別說不吉利的話。”
烏錦輕笑,握著君梅她們的手,“你們聽我的,在宮裡未必是好事。”
烏錦知道皇上性子陰晴不定,他們兩之間發生什麼事,她怕他拿她們出氣,上一次她們能保住性命,再來一次就未必了。
君梅她們只好點點頭答應下來。
到了傍晚,皇上過來,烏錦跟他說了這事,只說她們年紀大了,想出宮了,她會跟內務府要幾個年輕的宮女過來。
皇上說隨她。
烏錦這些年攢了不少銀兩,如今錢財對她而言都是身外之物,君梅她們出宮時,她幾乎將自己的銀子都分散給她們,不僅僅是銀子,還有一些首飾。
曦寧也是君梅她們看著長大的,君梅她們出宮時,曦寧也哭得稀裡嘩啦。
在君梅她們出宮第二天,內務府就送來四個年輕的宮女,分別是映春、映夏、映秋跟映冬,年紀都在二十歲左右。
雖然臨近年關,不過目前正處於國喪,先帝的靈柩還沒下葬,宮裡的氣氛依舊屬於沉鬱低壓,宮女太監在外面是不能露出笑臉的。
登基大典的日子定在年後,先讓先帝下葬,先帝下葬過後,眨眼間到了除夕,今年除夕宮裡沒有舉辦宮宴,只是皇上召後宮的主子一塊用膳,算是家宴。
烏錦喝了一點酒,回到承乾宮後沒多久,皇上也過來了,他也喝了一點酒。
映春她們伺候皇上更衣。
“皇上,你明日還要早起,為何還喝那麼多。”
他的第一次朝賀,天不亮就要起了,他喝這麼多,明日叫他起來的人怕是不好過。
胤禛看著絮叨的烏錦,他把她拉到身邊,讓她坐在他腿上,他笑道:“我心情好就喝多了,但我還沒醉,烏錦,我當上皇帝了。”
烏錦是第一次聽他這麼說,第一次見他這麼高興,他當上皇帝後一直在忙碌,這算不算後知後覺,終於有當上皇帝的實感,她摸了摸他的臉,四目相對間,她就被吻了。
映春她們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不知是該出去還是繼續站著。
烏錦得空揮揮手,示意她們出去。
胤禛高興,折騰烏錦一回才入睡。
兩個喝酒的人很快睡著。
翌日一早,烏錦被鞭炮聲吵醒,醒來已經不見皇上的蹤影,她穿戴好過去皇後那,皇後帶著她們過去給皇太後拜年。
烏錦從皇太後的慈寧宮出來後,恰巧跟年貴妃走在一塊。
年氏沒想到自己會被封為貴妃,她知道自己無子,被封為貴妃主要是她哥哥年羹堯從龍有功,皇後也就算了,在她之上還有皇貴妃,皇貴妃又沒有阿哥,她心中不服,不過這麼多年,她也看清楚了,皇上是真的喜歡皇貴妃,皇貴妃是她們這些人當中最得寵的。
年氏原本想說幾句不好聽的話,不過大過年的,她還是忍回去了,皇貴妃雖然最得寵,不過人不張揚跋扈,相反她很低調,性子是真的淡然,她沒必要去招惹得罪皇貴妃。
“姐姐,你待會要做什麼?”
“看書。”
過年看書也就只有皇貴妃了,年氏哦了一聲,沒說什麼,跟皇貴妃笑了笑,之後就分開走。
烏錦是打算在承乾宮看書的,不過被女兒拉去禦花園那邊放煙花,雖是大白天放煙花不如晚上好看,見女兒開心,她也沒有掃興,陪著玩一會。
皇上過年期間依舊很忙,白天基本上不見人影,晚上才會過來。
烏錦的日子過得很平靜,在後宮跟在後院沒什麼不一樣,看看書養養花,偶爾在宮裡四處閑逛,跟懋嬪與寧嬪她們聊聊天,反正她這個皇貴妃很清閑。
登基大典定在一月二十日,皇上改年號為雍正,登基大典一結束,皇上便立即封十三阿哥為怡親王,命他總理戶部事務,同時提拔許多之前跟隨他的大臣,也將烏安召回京城,先前那些黨附八阿哥的大臣,殺的殺,降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