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鬍子趕緊跑去將自己的手泡到涼水桶裡,李君閣又去坡下提來幾個系成一串的螃蟹,笑道:“書上說的,我也不知道有效無效,你自求多福吧……”
將螃蟹砸成漿子,將小鬍子的手從涼水裡撈起來,敷在他的過敏處,這感覺就更難受了。
李君閣說道:“別動啊!就這樣敷著,聽說可以治這個過敏。”
小鬍子看著手腕上白的黃的一堆,又癢又惡心,都快要哭出來了。
將小鬍子帶到遠遠的上風口,都快進林子了,李君閣說道:“這幾天你就住在這裡,每天跟拍阿音,大鬍子跟著我,不然,哼哼,癢死你!”
將小鬍子丟林子邊,自己優哉遊哉地回來,如果目光能夠有效果,李君閣的後背已經變漏勺了。
趁陽光暴烈,李君閣開始曬漆。
生漆接觸空氣會氧化出一層漆皮,但是李君閣又沒有塑膠薄膜,只得曾受這點損失了。
收集了好幾天,勉強有一斤半。
選了個小陶盆,將生漆倒了出來,做了一個類似竹蜻蜓的玩意兒,不過翅膀根木棍是平的,放到阿音旁邊,讓她織布的時候織幾下攪幾下。
然後又去灶臺上取了一塊早上就烘好的石板,墊在陶盆下方,給陶盆加熱。
這項工作需要做三天時間,基本上把阿音栓那裡了。
好在阿音也沒意見,她挺喜歡玩織布機。
李君閣自己開始熬麻子油。
每過一段時間,李君閣就拿起灶臺上的一塊石板去替換掉漆盆底下那塊。
這幾天兩人錘出來的熟麻子粉也不少了,就連圓石盤的圓心位置都下去了四五公分,過了一半多了。
將麻子粉加水攪成麻子糊,放小陶盆裡邊,擱蒸鍋裡蒸了起來。
然後回原始磨盤那裡,將圓石盤子翻過來,開始在另一面拿石錘錘曬幹的木薯粉。
邊錘邊磨邊篩,一下午過後,一缸細細的木薯粉到手,圓石盤子這面也下去了一兩公分,眼看就要穿透了。
李君閣取過鑿子來,開始在圓石盤子上鑿孔,很快在中間通出一個洞來。
然後那帶稜邊的錐形燧石擴孔,慢慢將圓洞擴大。
該做飯了,看著那一筐木薯粉,李君閣對阿音說道:“阿音!今天我們吃小湯圓吧!”
阿音笑道:“隨你了,吃什麼都好。”
取來木薯粉,李君閣搓了個面團,將蒸麻子的盆子端出來,那勺子在中間挖出一個坑,然後放入一個編得密密的細竹絲圈子,底部和盆底相接觸,兩邊的麻子醬流回來的時候,將竹絲圈子包圍起來,麻子油開始往圈內析出。
將陶盆放一邊涼著,鍋子換水燒開,然後將木薯粉團子搓成細條,一點點掐到開水鍋裡。
不一會木薯小丸子浮了起來,李君閣看著小丸子說道:“這個,這個不對呀……”
阿音問道:“什麼不對呀?”
李君閣說道:“這個粉煮出來有點透明,跟糯米粉不太一樣……”
阿音笑道:“能吃就行了唄,這才幾天呀,就講究上了。”
舀起來兩個小丸子嘗了一下,口感倒是跟糯米小湯圓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