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你肯定還在錦宮裡,那別管誰找你安心做工就好。”
誰都知道聞氏到時候肯定要鬧得,第一個就是去找崔老大,後者最受不得她娘哭嚎,尤其是當年崔老大有一次病重,聞氏不知從哪裡得了個偏方,曾經為他割了塊肉做藥引。
於是這件事就成了聞氏拿捏他無往不利的籌碼,每次只要一提及,崔老大必然必須讓步,若非如此,也不至於明知道聞氏蠻不講理,還未她打了老實巴交的妻子。
當初他也想讓大兒子跟著自己學織造,崔峰做事情認真,從十三四歲開始學,沒幾年就能出師,那這樣他就能出去找個管事做,讓大兒子頂替進錦宮,家裡收入還能多點,種不種田也都無所謂了。
結果聞氏貪圖老二老三手裡五畝田的收成,加上因為崔峰為王氏跟崔老爹告過狀,所以聞氏十分不喜歡這個大孫子,非要讓崔老大把位子留給二孫子。
當年崔老爹也曾勸過,說讓崔峰學織布,將來不進錦宮去私鋪裡做個師傅,收入也比種田高,尤其是老二老三家的收成,他們也拿不到多少,人還累。
然而在聞氏心裡,跟崔老爹是一樣的,如果田裡收成給了別人,那就是暴殄天物,就是敗家,但若是給了老二老三,雖然老大吃了虧,但也是家裡的。
所以崔峰就被耽誤下來,以至於家裡收入永遠緊巴巴不說,他除了會種地一事無成,到十七歲也沒找到媳婦。
其實自從崔峰能跟妹婿學醫,崔老大就想過退佃了,但一想到老孃,加上知道崔老爹也不想家裡田給外人種,就退縮了。
現如今既然妹婿說崔老爹都同意了,那十有八九沒問題了,崔老大聽了董源的叮嚀,心道敢情這不是來找自己商量的,而是怕自己壞事呢,遂苦笑道:
“我知道了……”
他本來還想說點感激的話,不知道怎麼的想起當初王氏為阿峰學醫哭求自己的模樣。
王氏嫁給他後,從來沒埋怨過什麼,可那一次不僅把這些年的委屈道了出來,還說他要是再幫著聞氏阻礙大兒子的前途,她就吊死在家裡。
鼻子倏地就酸澀起來,崔老大低下頭略微哽咽的道了句:
“多謝……”
董源有些莫名其妙,心想難道這是捨不得退佃?真想說兩句安撫的話,只聽崔老大又道:
“我沒用,我護不住婆娘孩子,要不是……”
他想說要不是你和妹妹,兒子跟老婆又要受委屈了……可後來他就說不出來,光顧著傷心了,董源鬆口氣,他還因為大哥是愚孝,看來不是不知道,只是有些懦弱了。
正想安慰,崔峰剛好從外頭進來叫吃飯,結果看到爹在抹眼淚,頗為奇怪,愣了愣才道:
“飯做好了。”
董源道:
“去打盆水給你爹洗個臉吧。”
崔峰就又出去了,很快進來伺候親爹洗了個臉,崔老大這趟回來,王氏怕婆婆告歪狀,所以先把之前她跟兒子離家的原因說了一番,免得遷怒兒子。
崔老大還是相信妻子的,是以對大兒子很是贊嘆,既照顧兄弟,又保護母親,真的長大了。
崔峰看到爹如此,以為是被聞氏鬧的,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盡自己綿力孝順孝順吧,是以父子倆什麼也沒說,只是默默的一個洗臉一個倒水。
飯桌上,崔老爹也來了,但卻沒讓聞氏和兩個小孫子來,理由是小孩子鬧騰穎娘休息不好,所以讓聞氏待家裡看著。
喝了兩杯酒後,崔老爹主動把退佃的事情說了,末了道:
“老大啊,我知道你吃虧了,你放心,以後我肯定會補償你的。”
崔老大忙道:
“爹我怎麼會介意,都是應該的~”
王氏在屋子裡幫著帶孩子,好讓穎娘吃飯,旁邊崔峰默然不語,暗忖爹這麼多年選擇犧牲娘跟自己,除了因為拗不過奶奶,恐怕太好面子也是一個問題吧?
當初接過來二叔三叔的田時,雖說是被父母壓的,但卻從來沒當面提過自己的困難,才讓二叔三叔家佔便宜佔的心安理得,讓爺爺奶奶偏心偏的毫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