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裡的兩日,高鶴也就比較忙,這也將他跟白露冷戰早造成的僵硬氣氛,稍稍緩解了一些。
而在得知不會停留太久,且下一個目的地路程更遠後,白露便帶著其餘三人,去購置了很多糧草和吃食,也給跟著他們的暗衛準備了一些禦冬的衣物、被褥等。
東西帶回來後,便分別放在運輸糧草的驢車上。
因為正縣耽擱了太久,是以武縣就不能耗時了,且連辦了兩件大案,訊息不脛而走,高鶴便故意留下石鳴,和呂彬文富一起,作為障眼法。
高鶴又給他們下了命令,要推遲六日啟程,並且讓他們開始做出往隔壁涇縣去的架勢,跟自己配合一出瞞天過海,這才帶著其餘眾人馬不停蹄的趕起路來。
雖然趕路辛苦,且大部分只能在野外紮營,但好歹有肉吃,有棉衣穿,有厚被子蓋,不僅不會太冷,還過的挺好的。
一日天見星辰,眾人都圍在篝火旁,一邊吃著面條煮臘肉,加上點泡菜,簡直人間美味。
因為跟著高鶴後時間久了,雖然王爺的威嚴還在,但也沒有那麼可怕了,於是晚上閑來無事,竟然還有人唱起了秦腔《劈山救母》。
周圍立刻就沒有人說話了,於是咿咿呀呀的腔調,在夜間顯得分外悠揚婉轉,白露靜靜聽著,忽然想起曾經在慶城時,高鶴帶自己上東山騎馬。
那日也是無意中聽到了一段秦腔的《劈山救母》,當時他熱淚盈眶,自己立時就心軟了,恨不得代他受盡那一切苦楚。
思及此不由淚沾目睫,偏過頭擦了擦,轉臉瞥見高鶴在看自己,倆人視線在空中碰撞了一下。
高鶴有些猶豫。
耳邊的唱詞還在繼續,他自然也想起慶城東山時的歲月,雖然那時是為利用白露才接近她的,可感情倒是真的,尤其那日,他確實是觸景生情。
白露的淚光,不僅讓他想起倆人往日的甜蜜,還想起了白露對他的情深意長……
何況,其實冷靜了幾日,覺得自己又有些偏拗了,倆人之前不說濃情蜜意,也算琴瑟和諧,如果就這麼生分了……
於是就在他站起身準備上前主動示好時,白露也忽然起身,看也不看他一眼,便回馬車去了。
高鶴有些下不來臺,若是倆人私下裡也就算了,可當著眾人的面,雖說剛才沒人知道他們的“互動”,但此刻主動上前就太失顏面了,是以只好施施然坐下,當做什麼也沒發生。
第二日照常上路,距離他們的目的地三林縣還有兩日的路程,眾人雖然疲憊,但想到可以安營,再補給一下吃食了,便覺得十分有動力。
話說這三林縣靠近南邊,是以氣候比起北邊,要濕潤一些,也就是說,降雨量更大。
此縣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南部,也蘊藏了很多煤,但因為離慶陽遠,運輸不便,再加上暫時還不需要這麼大開採量,便禁止開採了。
而高鶴對這裡關注還不止於此。
像涇縣一早就是他的封地,當時雖然沒有掌權,但他早就在涇縣也建立過秘營,衛所縣令都跟慶城一般,安插了自己心腹,所以可看可不看。
三林縣則地處各地交彙處,乃秦隴咽喉要道,是朝廷透過陝西控制觀眾、秦隴的渭北重鎮,加上有大涇河穿流而過,是以貿易十分發達。
所以這三林縣,是必察無疑的,只怕欽差的威風立出來了,也嚇壞了那些平日為非作歹的,不好抓捕,這才讓石鳴他們配合自己來一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眾人又趕了兩日,這才到了城門邊。
因為城池人流來往很頻繁,高鶴便讓陳凱把隊伍分成四隊,或六人,或四人,分別在不同的時候進城。
然後找客棧休息,還讓石鵬先跟他們一起進去找好客棧,再出來接洽,然後分別跟著去落實好吃食等。
至於石鳴他們,已經說好了,不僅晚六天上路,還要在路上更加緩慢些,這麼一耽擱,起碼也要比他們遲上個七八天,等到了,直接進城,找縣衙問話就是。
但這麼多天,他們該查的也差不多了。
進了城,才發現這三林縣縣城不僅外面看著人來人往,熱鬧非常,裡面更是人聲鼎沸,十分繁華。
比起領縣、正縣,規模雖然不算太大,但城中各種買賣、商鋪、攤販,包括明顯能看出是往來做生意的商賈,那叫一個摩肩擦踵,興旺發達。
眾人找了家最大的客棧包上幾間房,幾人分別梳洗一番,用了午膳,高鶴讓石鵬去知會一聲,他們為抓緊時間,馬上就要出去走訪。
那意思就是問白露等人去不去了。